创策文旅:城乡文旅发展战略策划、文旅项目创意策划
这是创策文旅的第 319 期分享
作者 l 小利
来源 l 创策文旅
前几日,看到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了一则关于游客游花海的资讯,7月初,长春游客张先生一家兴致勃勃驾车百公里前往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公示的4A级景区——鴜鹭湖旅游度假区,期望观赏花海,看到的却是漫山遍野的玉米和大豆,景区破败荒芜,蒙古包淹没于荒草之中,运营公司早已人去楼空。据当地文旅局证实,该景区因资金链断裂、管理不善早已停业。
无独有偶,记者同日探访另一官网公示的4A景区金珠花海度假区,同样大门紧锁,昔日“花海”变成了豆田。让游客心里有遗憾和不爽的是他们是基于权威信息规划旅游行程,却因景区停业、信息更新不及时而让自己白跑了一趟,兴奋而来,失望而归。
展开剩余78%这虽然有A级景区动态监管与信息透明发布滞后的一面,也凸显了另外两个方面,一个是游客还是期待看到花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很多花海已经不在了,花海型景区生存正在经受考验。
无论多美的花儿,大多都只开一季。花开人来,花谢人去,这或许是大多数花主题景区或花海面临的困境。今天就站在旅游供给方这一面,来聊聊花主题景区:当花期落幕,如何绽放永恒芬芳。
先来说花主题景区或者花海的痛点,为什么花海项目十做九亏,有五大痛点正在扼杀花海生命力:一是花的经济价值利用不高,90%花卉仅有观赏性(如柳叶马鞭草、粉黛乱子草),无法像油菜花、薰衣草通过菜籽油、精油实现二次变现;二是成本黑洞大,比如牡丹、薰衣草每亩养护成本超5000元(不含地租);三是同质化严重,比如全国郁金香花海超百个,简单复制荷兰模式,缺乏地域文化内涵;四是花期较短,多数花海年观赏期不足2个月,实际有效运营日只有30天左右,最后一个是在花海旅游体验比较单一,游客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较低,“一张票一瓶水”模式很难持续盈利。
而能够持续盈利的花海,是比较少的,想想看,一年12个月,花开只一个月,他们一定在花没开的日子作对了什么,有一套自己的盈利模式,最简单的就是美食和游乐。比如重庆一牡丹樱花园,就是靠美食席桌取胜,因为离县城较近,因为场地宽敞,人们办寿宴、喜宴、及公司团建、各种聚会都在那里,花海更多的是给景区“锦上添花”的。再比如成都的花舞人间,我十年前去玩过,里面的花的品种较多,一年四季的都有,有一定的观赏性,现在景区又植入了一些演艺活动,如苗侗风情、冰雪世界等,就更有互补和动态体验性了。
其实以上两个案例,对花主题景区,在花没开的日子怎么破局都有自己的抓手,可作为参考。花主题景区若要持续发展,都应该在花期落幕时,找到属于自己的对策。
其实,花开不开都是花,花有时就像人的青春,隐藏着很多或喜悦或忧伤的情绪价值,突然想到一位诗人的诗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花是需要去赋予意义的。
花主题景区的困局或许并不是“花不开”,而是我们总是把春天装进季节的罐头里。当樱花落尽、郁金香沉睡,此刻,关于花的创意或许就在泥土里发芽,那些被花期遮蔽的时光,可能蕴藏着更丰盛的芬芳。
比如日本富田农场的薰衣草谢了,但蒸馏厂里的玻璃罐正咕嘟作响。穿蓝布衫的老奶奶教游客摇晃萃取瓶,这不是结束,是让薰衣草住进瓶子里,2024年的数据显示,非花期来农场学做精油的游客,比花期单纯拍照的人多停留了3小时,消费额反超20%。
如果花期是“季节的烟花”,那么无花期就是“时光的散文”。我们再来看一些案例。云南斗南花市把鲜切花拍卖变成数智剧场,游客对着手机屏幕抢拍9.9元的玫瑰,看着价格像花瓣一样飘落,花市变拍卖场,游客秒变花商,当非遗区飘着茶香,抢花比抢门票还刺激,一姑娘以批发价拍到了20支A级卡布奇诺玫瑰,算下来每支才两块五,最后捧着战利品在花价指数墙前合影。
再比如武汉花博汇的教堂墙,激光投影仪让虚拟玫瑰在石缝里炸开,花瓣上还沾着实时风速计算出的虚拟露珠。有对新人在这里拍婚纱照,新娘说:真玫瑰会谢,但这朵光做的花,会永远记得我们今天的誓言。科技创新不是为了模仿自然,而是给浪漫搭了个不受季节约束的舞台。
更深的体验变革或藏在铜陵凤凰山的丹皮坊里。牡丹谢了,老药工却在教游客切丹皮,“花瓣能做露,根能入药,花从来没走”。当花卉从“看的风景”变成“用的文化”,景区就挣脱了季节的缰绳,就像那株1600年的凤丹,根在土里结着光阴的痂,枝头却永远盛开着文化的花。
当昆明大观楼的荷花谢了,掐丝珐琅工坊里正开着另一种“荷花”。老人用金丝掐出花瓣形状,年轻人用AI把图案印在T恤上,最后大家举着作品在残荷前合影。
这些景像就生成了另一种花:它们以不同的样子活着,有的在珐琅里结了晶,有的在精油里发了光,有的变成了情侣手机里那朵光做的玫瑰,有的变成了失眠者枕头边的薰衣草香,有的在游客的记忆中开成了永恒。
小结:
所以,花主题景区,若要绽放永恒芬芳,不管花开花谢,都要在游客的旅行中,再为游客种一朵花。不是枝头短暂的摇曳,而是将花的生命与文化、科技、体验深度融合,在人们心中扎根、流转、再造。
当花瓣飘落,景区就将“花期”刻入“时光”,化“风景”为“风景+”,让花的精魂以更丰富的形态存在,如一缕香氛、一件文创、一次互动、一桌美食、一场演艺、一份记忆,持续绽放。
那么,每一季花谢,都将是游客下一场芬芳旅程的开始。
发布于:重庆市源顺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