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带来的不是暴富,而是选择自由。
深夜的互联网大厂办公室,程序员小丁在完成最后一个代码后,迅速截图了自己的理财收益页面:“+2707元”,其中债券基金贡献了1000多元。她将这张截图发到小红书,评论区瞬间沸腾——“丁姐求教!”“丁姐求布局指导!”
白天,她是格子间的程序员;下班后,她是基民追捧的“丁姐”。两年前,她还在为晋升失败和职场压力默默落泪,如今却靠着多元理财配置,成了年轻人心目中的草根投资偶像。
小丁的故事并非个例。交完五险一金,工资流入“一金一银”,正成为这届年轻人构筑财务安全网的标准动作——“金”指债券基金,“银”则是银行理财。
01 避险新趋势,工资流向大转移
蚂蚁财富与小象财经联合发布的《避险青年调研报告》揭示了年轻人理财心态的转变:他们比想象中更“求稳”,对安全感的定义也悄然变化。
近六成95后认为10-50万存款是“基础安全感”门槛,更有57%的年轻人将“被动收入覆盖开支”视为衡量生活稳定的核心条件——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选择体制内工作的人数。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年轻人清醒地认识到:稳定不再只由一份工作撑起,而需要构建多元化的资产体系来托住日常生活。
“钱放在银行卡里没有实在感,不如换成稳健资产。”一位95后黄金爱好者的心声,代表了这代人对财富的全新认知。他们不再沉迷于“一夜暴富”的神话,而是追求“平稳增长”的确定性收益。
02 “一金一银”为何成为理财新宠
打开年轻人的理财账户,债券基金正成为新一代的“刚需产品”。截至去年11月底,支付宝上债基持仓用户中,正收益用户占比高达84%。
在持有债基的人群中,47%是95后——这一数据凸显了年轻人对稳健收益产品的偏爱。
债券基金为何受宠?其“稳中求赚”的特性完美契合年轻人的理财需求:
波动小于股票:债基主要投资固定收益产品,价格波动相对平缓
收益高于存款:平均年化收益可达3%-6%,远超银行定期利率
流动性适中:多数产品支持T+1赎回,兼顾收益与灵活性
在吉林四平生活的陈小富深谙此道。她将家庭250万资产中的150万配置在黄金上,其余则分散在债基和指数基金中。“债基部分维持三年周期配置,用于稳健增值和备用金需求。”
“不求暴富,只求底气”成为她理财的座右铭。
03 多元配置,构筑财务安全网
除了“一金一银”主力军,年轻人的理财篮子正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黄金成为新宠
曾被年轻人视为“土得掉渣”的黄金,如今成为理财新宠。唯品会数据显示,黄金饰品订单数同比增长近八成,其中95后消费增长高达105%。
攒“金豆豆”(1克黄金制品)成为新潮流。“一发工资我就去买一颗小金豆,一月一颗一克。”社交平台上的攒金宣言,折射出年轻人积少成多的理财智慧。
银行理财稳守后方
作为“一银”的银行理财,凭借其稳健特性,仍占据年轻人资产配置的30%左右。工商银行理财经理陈仲锴建议:“若想分批小金额投入,可以考虑黄金积存,一克起积,按月定投,可以有效规避金价波动风险。”
被动收入覆盖日常开支
通过多元理财,陈小富每月平均理财收入已经可以覆盖家庭支出,甚至还有结余。她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感到满足——不用工作,靠着被动收入就可以维持家庭的日常。
04 普通人如何开启“一金一银”计划
从记账开始,明确收支
理财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通过记账APP记录每月收支,明确可用于投资的金额。
设定比例,逐步建仓
小丁采用的“稳健和进阶资产1:1配置”策略值得借鉴。初学投资者可将每月闲钱的50%投入债基,30%配置银行理财,20%尝试黄金积存或指数基金。
利用工具,智能定投
债券基金:选择规模超50亿、成立5年以上的老牌债基
银行理财:关注R2级(中低风险)产品,收益率在3%-4%之间
黄金积存:通过银行APP设置每月自动扣款购买
长期坚持,定期优化
“我年初会定一个理财目标和资产配置比例,每个月总结一次。”小丁用程序员的思维管理资产,像修复代码一样不断调整理财组合。
05 理财观升级,从生存到生活
当理财成为生活的锚点,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从容。被动收入带来的不仅是金钱,更是选择的自由和心灵的安稳。
小丁变得越来越不畏惧职场变动:“即使哪天被裁了,我也不会太慌,因为有副业,也有理财的收益。至少自己不用再靠公司的一份工资过活。”
在县城生活的陈小富靠着理财收益覆盖家庭开支,梦想着“等孩子上大学,就和丈夫买辆房车,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落日余晖里漫步回家”成为她理财后最珍视的生活场景——没有生存的压力,只有生活的诗意。
随着银行利率持续走低,四平县的陈小富调整了策略:150万配置黄金作为“私人养老金”,其余资金则分散在债基和指数基金中3。她的理财收益已能覆盖全家日常开支。
理财博主“丁姐”的签名档写着“靠理财躺平退休”,她最新75万元的理财组合中,年化最低的债基预估收益也达到6%。
在吉林的清晨,陈小富看着理财收益轻松覆盖当月账单;在北京的深夜,小丁不再为职场变动焦虑。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会把工资精准导向“一金一银”,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账户数字的增长,更是一种随时对生活说“不”的底气。
源顺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